痰热腑实型中风(中脏腑)_衡水国承中西医结合医院-官方网站 
  • 您现在的位置: 特色诊疗 > 内科 >
  • 痰热腑实型中风(中脏腑)

    发布时间:2024-02-27 点击数: 0 次

    治疗方法:桃仁承气汤加减。

    证候表现: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神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急,痰多而黏,伴腹胀,便秘,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

    病因病机:痰热阻滞,风痰上扰,腑气不通

    治则治法:通腑泄热,熄风化痰

    方用:桃仁承气汤加减

    出处:《中医内科学》・第四章肝胆病证(卷)・第七节中风(篇)

    原文:痰热腑实证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神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急,痰多而黏,伴腹胀,便秘,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证机概要:痰热阻滞,风痰上扰,腑气不通。治法:通腑泄热,熄风化痰。代表方:桃仁承气汤加减。本方功能通腑泄热,顺降气血,治疗腑热内结,腹胀便秘等症,可用于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之证。常用药:桃仁、大黄、芒硝、枳实通腑泄热,凉血化瘀;陈胆星、黄芩、全瓜蒌清热化痰;桃仁、赤芍、丹皮凉血化瘀;牛膝引气血下行。头痛,眩晕严重者,加钩藤、菊花、珍珠母平肝降逆;烦躁不安,彻夜不眠,口干,舌红,加生地、沙参、夜交藤养阴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