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湿浸渍型水肿_衡水国承中西医结合医院-官方网站 
  • 您现在的位置: 特色诊疗 > 内科 >
  • 水湿浸渍型水肿

    发布时间:2024-02-27 点击数: 0 次

    治疗方法: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

    证候表现: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病因病机:水湿内侵,脾气受困,脾阳不振

    治则治法:运脾化湿,通阳利水

    方用: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

    出处:《中医内科学》・第五章肾系病证(卷)・第一节水肿(篇)

    原文:水湿浸渍证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证机概要:水湿内侵,脾气受困,脾阳不振。治法:运脾化湿,通阳利水。代表方: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前方理气化湿利水;后方通阳利水,燥湿运脾。两方合用共起运脾化湿,通阳利水之功,主治水湿困遏脾阳,阳气尚未虚损,阳不化湿所致的水肿。常用药: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化湿行水;苍术、厚朴、陈皮、草果燥湿健脾;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温阳化气行水。外感风邪,肿甚而喘者,可加麻黄、杏仁宣肺平喘;面肿,胸满,不得卧,加苏子、葶苈子降气行水;若湿困中焦,脘腹胀满者,可加川椒目、大腹皮、干姜温脾化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