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品质生活的重视,各式各样的保健品也应运而生。保健品真的可靠吗?有数据显示,我国保健品相关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00亿元。商家紧紧抓住消费者心理,不运动,不节食,1个月瘦20斤每天一粒,补肾强肾最新抗衰成果转化,延寿20年等广告宣传,以五花八门的营销噱头吸引消费者购买。保健品不是药品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吃,广大市民尤其是中老年群体、慢性病患者群体,需理性消费,谨防药物造成的肾损伤。 停降压药吃保健品,血压飙升患尿毒症 24岁的李女士,面容姣好,但为了追求纤细的身姿美态,特意从网上购买......【详情】
事实上,要想治疗多囊肾,无论是这些异常指标,还是生活习惯,都需要治疗。 多囊肾是一种先天性肾脏疾病。囊肿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病人一般在30~40岁以后出现腹块、腰痛、乏力、血尿...【详情】
一般来说,肾病不会直接导致患者咳嗽。可一旦患者出现咳嗽症状,需要排除以下相关风险,以明确诊断。 其一,肾脏病患者常常合并高血压、蛋白尿等,需要服用降压药物。临床上部分患者对于受体拮抗剂和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产生反应,主要表现为干咳。处理方案:一般停药后咳嗽会自行消失。 还有一种情况,患者不仅咳嗽,咳白痰,严重时会出现粉红色泡沫痰。粉红色泡沫痰是血液、痰液混合的结果。 肾脏对水钠的重吸收减弱,导致身体容量负荷过重。容量负荷过重时,患者会出现活动耐力下降、憋喘、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食欲减退、恶心、呕......【详情】
许多肾病患者在治疗过后发现指标都好转了,有些甚至消失了,就暗暗自喜觉得自己的病已经好了,然而并不是这样的。 1、指标下降不等于病就好了 很多肾病患者初期不太重视肾病的严重性,通过药物治疗控制尿蛋白、潜血,很快各项指标都变得稳定了,感觉自己病好了。然而没过多久,遇到感冒、劳累等影响,病情又开始加重了。 于是又开始药物治疗,反反复复,这样药没少吃,结果尿蛋白、潜血却没得到控制,反而还出现了肥胖、胸腹水、甚至肝功能受损、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病情也日渐加重。 尿蛋白和潜血,是由于肾脏内肾小球基底膜受到了......【详情】
病情进入终末期以后,肾脏功能基本丧失,身体的排毒能力严重下降,毒素很容易积聚在体内,它们会刺激肾病患者的胃肠道,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也会抑制大家的食欲,导致大家每顿饭的食物摄入量逐渐减少,最终引起营养不良的问题。 肾脏受损后,大家在饮食上需要注意的地方就变多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了,蛋白类、肉类等等都需要有所限制,但很多肾病患者会把少吃理解成不吃,过分限制自己的饮食,最终导致大家的饮食结构严重不合理,每日的营养摄入都严重不达标,从而引发营养不良。 不少终......【详情】
慢性肾脏病是一类不易被发现的疾病,早期症状很容易被忽视,而一旦等到症状明显来院就诊时,多数已经发展到慢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阶段,因此,慢性肾脏病往往被称为人类健康沉默的杀手。 1、水肿 水肿是肾脏病最具特征性的表现,许多病人是因为出现了水肿才来院就诊,甚至有人水肿了还不重视。 水肿分两种:眼皮肿和腿脚肿。早期水肿往往表现为眼皮肿胀、穿鞋发紧等。眼皮肿是由体内的钠盐多、水多造成的,主要发生在眼睑或面部,往往伴有高血压,常见于肾小球肾炎,所以叫肾炎性水肿; 腿脚肿是由于血蛋白低、水漏到了血管外造......【详情】
春天,是人生最好的字眼之一,感觉一下与春有关的成语,都会让人心旌飘荡:春回大地、春满人间、春色撩人、春意盎然、春光明媚、春风送暖,这样的好词怎不让人心醉。唐人韩愈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状写了春天的美色: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通常春天的气候变化快、昼夜温差大。有道是二八月天乱穿衣,这个农历二月正是初春季节,天气好的时候,穿单衣的、穿棉衣的会同时在眼前晃悠。那些衣着单薄的,总会容易受凉。受凉就会感冒,而感冒是肾病诱发因素和加重的重要原因。肾病患者的......【详情】
水肿,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脚踝以下出现的水肿属于轻度水肿,膝关节以下出现的水肿称为中度水肿,大腿根部以下,或者伴有腹部积液、胸腔积液,属于重度水肿。 水肿的问题可大可小,但决定因素不在于水肿程度,而是病因。 如果是生理性水肿,如高盐饮食、妊娠期、睡前喝太多水等原因导致的水肿,基本上属于正常现象,无需特殊治疗,随着体液代谢排出即可缓解。 如果是病理性水肿,就要另当别论。肝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都属于病理性水肿。以患者的肾源性水肿为例。水肿一旦出现,意味着肾小球滤过作用和肾小管重吸收......【详情】
我们知道,不管是进行透析、还未透析和肾移植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都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降低肾脏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一直是临床工作研究方向。我们可以先从以下两方面了解慢性肾脏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密切关系,就知道运动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重要性了。 有数据表明,大约40%的肾脏病患者存在左心室肥厚,当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这一比例会急剧上升到75%。这是因为慢性肾脏病患者随着时间的迁移和病情的进展,会出现血压增高、血管僵硬等情况。心脏会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心肌细胞肥大和心室肥厚进行代偿;超过这一限度则......【详情】
按照慢性肾衰竭的分期,血肌酐达到707mol/L以上时,即为尿毒症期,需要接受透析治疗。而如果是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时间会更早,一般血肌酐接近500mol/L时,就要准备透析。 血肌酐也就成了肾脏病患者紧盯的关键指标。每次复查肾功能,拿到化验单总是第一时间先看肌酐值,降了,喜上眉梢,涨了,垂头丧气。 患者关心重视病情进展,对于治疗当然是好事。只是过于聚焦,往往又会引发新的问题。 相比之下,对血压、血脂、尿酸等指标却冷落许多。 超出正常范围也不以为意,或者自行停药、减药,又或者不按医嘱凭感觉用药,......【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