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别_衡水国承中西医结合医院-官方网站 
  • 您现在的位置: 特色诊疗 > 中医 >
  • 经别

    发布时间:2024-03-24 点击数: 0 次

    (一)生理功能,十二经别,虽是十二经脉别行的分支,但这些支脉的循行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而且脉气分布的范围较广,有些部位是十二经脉所不及之处,因而在生理、病理及治疗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1.加强十二经脉中互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 2.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十二经脉中,阳经为表,阴经为里,在循行分布和功能活动上,表里两经关系密切,经别则更加强了这种联系。首先,十二经别进入体腔后,表里两经相并而行,而在浅出体表时,阴经经别又都合入阳经经别,共同注入体表的阳经,增加了十二经脉中分布在肢体的阴经和阳经间的联系。其次,经别进入胸腹腔后,大多数经别都循行于该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尤其是阳经经别全部都联系到与其本经有关的脏和腑,这样就加强了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和脏腑的内在联系。,由于十二经别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位别出,进入体内后又都是向心性循行,这对于扩大经络的联系和由外而内传递信息,起着重要的作用。, 3.加强十二经脉和头面部的联系,在十二经脉中,循行于头面部的主要是六条阳经,十二经别则不仅六条阳经的经别循行于头部,而且六条阴经的经别亦上达于头部。如足三阴经的经别,在合入足三阳经的经别之后上达头部;手三阴经的经别,均经喉咙而合于头面部。这就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之“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的理论奠定了基础,也为近代发展的耳针、面针、鼻针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4.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足三阴、足三阳的经别上行经过腹、胸,除加强了腹腔内脏腑的表里联系之外,又都与胸腔内的心脏相联系。因此,十二经别对于分析腹腔内脏腑与心的生理、病理联系,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十二经别可分布到十二正经所未到之处,不仅使十二经脉分布和联系的部位更加周密,而且也相应扩大了十二经脉穴位的主治范围。如足太阳膀胱经并不到达肛门,但该经的经别“别入于肛”,所以足太阳经的承山、承筋等穴,也可取以治疗肛门病。, (二)循行部位,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四肢开始深入内脏,然后再上至头颈浅部,表里相合。在其循行的顺逆方向上,与十二经脉有显著的区别,如手三阴经的循行是从胸走手,而经别却是自腋行胸腔以后,再上行向头,合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的循行,从手走头,而手三阳经别则由腋下深入内脏,然后上行至头。足三阴经脉的循行,从足走胸,而足三阴经别却从足走头。足三阳经脉的循行,从头走足,而足三阳经别却从足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