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中医“治未病”_衡水国承中西医结合医院-官方网站 
  • 您现在的位置: 特色诊疗 > 中医 >
  • 何为中医“治未病”

    发布时间:2024-06-17 点击数: 0 次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未病”包含无病状态、病而未发、病而未传几层涵义。“上工治未病”,就是要重视预防和保健,也就是防患于未然。如果预防工作做得好,身体强壮,抵抗力增强了,不生病或少生病不是更好吗?中医“治未病”的根本原则在于道法自然、平衡阴阳,通过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模式的转变,以及现代医学的理念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做出调整,“治未病”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扁鹊和张仲景对“治未病”有独到的研究,孙思邈要求医生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

      “亿万苍生,九种体质,人各有质,体病相关;体质平和,健康之源,体质偏颇,百病之因。”中医体质辨识为中医体质与易发健康风险的宏观对应开辟了新的标准化途径,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体病相关、体质可分、体质可调”的中医体质学说理论和中医调理方案,可以实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目标。

      中医体质辨识,即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的手段,从而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中医把体质分为九种,即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淤质、特禀质。体质是如何形成的?怎样判断体质?体质对疾病和养生有什么重要意义?面对自己的体质如何进行调整和中医干预?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将为你解答以上问题,并采取有效简便的传统中医方法为您调理偏颇体质。

    图片内容仅供宣教学习 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